乐埋屋小说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9 章 原书女主来了(第2页)

昨天恩人大叔身上沾了野猪的血回来,七爷爷已经知道了,没让二人进去,接过馒头和包子对姐弟俩说到,“谢谢徐知青和小安了,我们仨晚上还没吃饭呢,等一下都尝尝徐知青的手艺,”徐宁就明白七爷爷已经知道昨天山上发生的事情了

从牛棚回来后,徐宁坐在炕上缝衣服,许安在那里写字,徐宁打算秋收后送他去读书,许安下乡前已经读三年级了,这段时间补补习,正好秋收后上四年级,原主下乡前也才上初一,不过徐宁不打算读书了,没事,就在家里看看书,她反正有前世的基础,这几年只要不把知识丢下高考应该没问题,

等徐宁缝好了一件,徐安已经回去睡了,拿在手里欣赏了一下,还不错,徐宁套在身上试了一下,又长又大,在原主的记忆里,原主的爸爸大概有一米七五左右,所以这件他穿上应该可以,徐宁故意做的又大又肥,到时候里面穿上毛衣,再穿个厚棉衣,这件就穿在外面,又能当罩衣,脏了也好洗,徐宁打算多做几件换着穿,到时候给恩人也要准备点衣服,

这样想着,就马上锁上门,去空间里翻她买的布料去了,看看用哪一种适合做乞丐装,徐宁翻出来一匹被老鼠咬烂的深灰色的布,当时这种布她买了两匹,那一匹放在最下面被老鼠咬烂了,老板拿出去丢了,徐宁装完货,看到门口那匹布就顺手捡了放到车上了,

徐宁从空间拿出来先裁剪好,到时衣服做好后在破洞的地方再打上补丁,想好了就打算裁,

徐宁先把布铺好,画好尺寸就开始裁,连着裁了四件大人的两件小孩的,才把布收起来,以后有时间的话就缝几针。

第二天早晨徐宁醒来的时候,徐安已经把饭做好了,煮的大米粥,馏的包子,姐弟俩吃完饭就去上工了。

割稻子的时候,徐宁看到和李凤娇,林秋华在一起劳作的几人里有一个穿着白衬衣,扎着丸子头的姑娘,她的丸子头扎的很蓬松,是后世很流行的扎法,应该就是女主,跟他们在一起的还有两个面生的姑娘,一个剪的是现在很流行的学生头,另外一个扎了两个辫子,徐宁心道,这次来的五个知青,应该是三个女的,两个男的。

秋收就这样在人们热情高涨的收获下接近尾声,最后一点玉米今天也全部收进仓了,徐宁从刚开始累的直不起腰,躺在炕上就睡过去,到现在晚上还能拿起衣服缝几针。

徐安从秋收开始就把做饭的活接过去了,他的活也不轻松,每天打了猪草后,还要到地里去捡劳作后掉下的粮食,前段时间刚刚长的一点肉,现在也全部掉下去了。

天气逐渐变冷,姐弟俩已经把下乡时从家里带来的薄棉衣穿上了,今天下工早,姐弟俩打算去山上一趟,往大青山的路上,看到村里的人也都背着背篓往山上走,山里的榛子,板栗,松子,这些都已经熟了,捡点这些冬天也好给孩子当个零嘴也能省不少粮食。

所以每年秋收后,大人孩子都背着背篓上山,姐弟俩走到牛棚门口往里看了一眼,看到恩人夫妻俩在喂牛,秋收时俩人更辛苦,上工和大家一起干活,下工了还要喂牛,打扫牛棚,口粮也比别人少,两人瘦的像个麻杆一样,去山上打柴和摘野菜,也要避开村里人,更不要说采这些能当粮食吃的东西了,现在的人虽说都很淳朴,那是没有损害到他们的利益,现在的粮食多金贵呀,这些捡了可都是粮食。

其实榆树村包括整个前进大队都算是好的,听说有些地方白天干活,晚上还要学习和写检讨,前进大队的大队长是部队上退下来的,不准搞那些名堂只要干活就给公分。

姐弟俩到山上的时候,山上已经不少人了,姐弟俩找到人少的地方,放下背篓就开始捡,捡满了一背篓,徐宁看天还早,山上还到处都是人,就让徐安接着检,她先把这一背篓送回去,等两人又各自背着一背篓回去的时候,山上基本上已经没啥人了,天也快要黑了,走到山脚下,恩人大叔背上背了一个大背篓准备往山上走,徐宁知道他是趁现在山上没啥人打算去捡一点。

徐宁看他准备往山上走,连忙把背篓给他说道,“叔叔,这个给你,我今天采了很多,现在天都要黑了,上山太危险了,”

中年男人看了看姐弟俩笑着说道,“没事,你们快回去吧!”说完就大步往山上走去,姐弟俩看着大步往山上走去的背影,心里都很不是滋味,连今天收获了三大筐板栗松子这些都没能让姐弟俩高兴起来。

回到家,苏宁去做饭,苏安把从山上捡回来的几筐东西清理出来,明天拿到外面晒干再收起来,饭后,苏宁又坐在炕上缝衣服,这些天她已经做了五件外面穿的罩衣,还把徐莫的棉衣棉裤做好了,又从空间里拿出来四套棉衣棉裤,打算原主爸妈来的时候一人一套,另外两套留着找机会给救命恩人,

鞋子她是真不会做,空间里有劳保鞋,单鞋和棉鞋都有,但现在不好往外拿,徐宁打算等进城的时候拿几双出来,前几天她拿了棉花和布让大栓婶子帮她和徐安各做两双棉鞋,给了她一块布作为谢礼。

苏安在收拾今天从山上采的一点蘑菇,天气冷了,山上的蘑菇已经很少了,不过前段时间他们采了很多都晒干放在柜子里了,门外响起敲门声,姐弟俩对视一眼,他们自从搬过来住,没有什么人过来串门,这也正是苏宁希望的,只有苏安的小伙伴建民白天来玩过几次。

苏宁想现在来的应该是知青点的人,这里离村里有段距离,又靠近大青山,晚上村里没人会到这里来,想到这里,苏宁问道“谁呀?”门外这时响起孙浩的声音“徐知青你睡了吗?我们想找你问点事,”

姐弟俩都出来了,看到是三个男知青就招呼他们进屋,因为地方小,没有堂屋,只有让他们坐在厨房里,徐安拿了三个碗一人给倒了一碗水。

三人是来打听盖房子的问题,他们三人想搬出来住,孙浩说道,“今天听村长和会计再说,过几天又有一批知青要来,现在知青院已经有十个人了,只有两间房,到时候再来几个,不知道挤成什么样,虽说知青院的炕很大,能睡得下,但一个炕上躺七八个人,肯定休息不好,我们三个就商量,就在知青院单独盖一间屋子出来,今天就是来问问你,你这个房子花了多少钱?”三人没说的是何止是休息不好,就是吃饭也闹腾的很,再来几个更乱,

徐宁就把他盖这个房子用了多少钱,给他们说了,三人听了觉得能凑出来,

几人问清楚了后就打算去村长那里问问,葛洪斌问孙浩二人,“你说村长能答应吗?”孙浩说道,“先去村长家问问再说”

把几人送走,姐弟俩就回屋了,徐安问徐宁“姐,你说村长让他们盖吗?”徐宁就对他说道,“村长为什么不同意?过几天知青来了,人多住不下,他们自己不盖房子,村里也要想办法给他们找地方住,前几年又出了知青借住到村民家里闹矛盾,闹到乡上的事情,现在村民肯定不乐意知青住自己家里,那村里就要给知青盖房子,盖房子村里就要花钱,如果知青要求自己盖,那村长当然乐意呀”

徐安又说道,“那他们还干嘛自己花钱盖房子,等村里盖不就行了,”

徐宁就问他“你觉得我们是现在好,还是在知青点的时候好,”

徐安说道“当然是现在好,”

徐宁就告诉他“因为这是我们自己花钱盖的房子,就是我们自己的,我们想让谁住就让谁住,想让谁来就让谁来,不欢迎可以撵出去,但如果是村里盖的房子,那就只能听村里的安排,”

热门小说推荐
千里宦途

千里宦途

普通人只要有机会,也可以封侯拜相。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,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。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。...

升迁之路

升迁之路

阴错阳差中,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,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...

官梯险情

官梯险情

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,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。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,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。他是草根出生,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,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,劈波斩浪,扬帆远航,步步高升。...

医道官途

医道官途

天才中医凌游,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,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。可突然有一天,一群大人物的到来,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,本想一生行医的他,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,他明白了下医医人,上医医国的道理,为了救治更多的人,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,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。从赤脚郎中,到执政一方,从懵懂青涩,到老成练达,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。...

步步升云

步步升云

要想从政呢,就要步步高,一步跟不上,步步跟不上,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,否则,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...

永恒之门

永恒之门

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,万界崩塌,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。尘世罹苦,妖祟邪乱,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。万古后,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,凝练了天地玄黄,重铸了宇宙洪荒,自碧落凡尘,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,以神之名,君临万道。自此,他说的话,便是神话。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