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埋屋小说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041 曾母投杼(第1页)

041

曾母投杼

这是曾子青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。

曾子(前505—前435),名参,字子舆,春秋时鲁国南武城(今属山东平邑县)人。他是孔子的学生,比孔子小46岁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有《曾子》18篇,已佚。《大戴礼记》中有《曾子》10篇,宋明时期有人将曾子的言论汇集成册,至清代阮元重新厘定,并加注释,定为《曾子》四卷。相传儒家经典中的《大学》为他所写。

孔子曾说曾参“鲁”,有些注释家解释为“迟钝”,应该是“敦厚”更为确切。孔子看中他即在于此。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曾参……孔子以为能通孝道,故授之业。作《孝经》,死于鲁。”

在《论语》等著作中有曾参的不少言论。他提出“吾日三省吾身”的修身方法。认为“忠恕”是孔子一贯的思想。提出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”的主张,即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、虔诚地追念祖先,可使民德归厚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,他主张“犯而不校(计较)”。

曾参以孝著称。《韩诗外传》云:“曾子曰:‘吾尝仕为吏,禄(俸禄)不过钟釜(很少),尚犹欣欣而喜者,非以为多也,乐其逮亲也。既没之后,吾尝南游于楚,得尊官焉,堂高九仞(厅堂高大),榱题三尺(房檐深宽),转毂百乘(马车百辆),然犹北向而泣涕者,非为贱也,悲不逮吾亲也。’”《孔子家语》说:“齐尝聘,欲以为卿而不就。曰:‘吾父母老,食人之禄,则忧人之事,故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。’”曾参确实是个孝子,为了父母,竟然连大官也不做了。在历史上,人们将曾参与闵损合称“曾闵”,成为孝行的代表。《后汉书·显宗孝明帝纪》永平十二年诏:“昔曾、闵奉亲,竭欢致养。”唐代元稹诗曰:“昔公孝父母,行与曾闵俦(辈)”。自汉武帝尊崇儒家、推行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以来,历代封建王朝都以孔子为“圣人”,不但每年定期祭祀,并且对孔子的后代和孔门弟子给予封号。曾参是孔子的学生,被尊为“宗圣”。

嘉祥武梁祠画像石中所刻的曾参,表现的是他青少年时代的故事。一个与他同名的族人杀了人,有人来告诉他的母亲(曾母)是他杀了人。曾母起初不相信,三次之后,开始怀疑了。故事载于《战国策·秦策》,甘茂对秦武王说:

昔者,曾子处费(在费国)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。人告曾子母曰:“曾参杀人。”曾子之母曰:“吾子不杀人。”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“曾参杀人。”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“曾参杀人。”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,而三人疑之,则慈母不能信也。(末句“信”字,高诱注:“犹保也。”)

这故事带有寓言性质。意思是说,以曾子之贤,曾母之信,仍经不住谗言三至,曾母不免投杼而走。由此可见流言之可畏。唐代韩愈《释言》说:“市有虎,而曾参杀人,谗者之效也。”

曾母投杼

山东嘉祥县武梁祠西壁画像。原石画面共分五层,本图在第三层。,,

热门小说推荐
千里宦途

千里宦途

普通人只要有机会,也可以封侯拜相。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,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。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。...

官狱

官狱

官场,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,在人间炼狱失败者,在人间监狱。爱与恨,恩与怨,熙熙攘攘,皆为利往...

官路红途

官路红途

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,齐涛偷偷拍下照片,依靠这个底牌,他一路逆袭,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,逐渐改变了态度...

医道官途

医道官途

天才中医凌游,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,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。可突然有一天,一群大人物的到来,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,本想一生行医的他,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,他明白了下医医人,上医医国的道理,为了救治更多的人,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,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。从赤脚郎中,到执政一方,从懵懂青涩,到老成练达,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。...

官途,搭上女领导之后!

官途,搭上女领导之后!

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,投身仕途。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,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,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...

官路扶摇

官路扶摇

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,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,悔恨终生!几十年后,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!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,这次,他会怎么做?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