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埋屋小说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005 孔子问师(第1页)

005

孔子问师

据考证,战国时的列子实有其人,但今本之《列子》却是一部伪托之书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列子》八篇,列入道家。现在的版本是魏晋时人的托名伪作,晋张湛序,自称是西晋末根据各种版本集录而成。其中有不少是先秦的资料。在《列子·汤问篇》中,有一段孔子“观小儿辩”的故事:

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斗。问其故。一儿曰: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”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,则如盘盂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?”孔子不能决也。两小儿笑曰:“孰为汝多知乎?”

南朝梁元帝(萧绎)所撰的《金楼子·立言上》中,也载有这个故事,文字大同小异,最后说“孔子亦不知日中天而小,落扶桑而大”。

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科学问题,确实应该得出合理的解释。在现在看来,有些现象已经是不难解释的。如早晚看到的太阳比中午大,是由于人们的错觉;中午的阳光比早晚热些,是因为中午阳光直射,阳光在大气层里走过的路程较短,热量也被吸收得少了。自然科学家根据天文学、气象学知识和地球的自转、公转以及我们在地球的位置等,完全可以测算出这种变化。古时候有些注释家以为“圣人之生,所贵明道”,所谓“之外,圣人存而不论”,因此对两个儿童的辩论不感兴趣,认为没有意义。实际上是曲解了孔子,孔子谦虚好学,非常开明。当年的孔子虽然不能解释这类问题,却说明他的兴趣很广,并且甘拜孩子为师。传说孔子就有一个七岁的老师,叫项橐(或作项托、项陀):

《史记·樗里子甘茂传》:“项橐生七岁,为孔子师。”

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甘罗曰: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。”

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夫项托七岁为孔子师,孔子有以听其言也。”

《新序·杂事五》:“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。”

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高诱注:“项托年七岁,穷难孔子,而为之作师。”

《论衡·实知篇》:“夫项托年七岁教孔子。”

这是一个思想家和学者的基本精神所在。所谓“每事问”,就是了解现实,了解情况,进一步思考问题。樊迟请教如何种田,孔子说“吾不如老农”。孔子认为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,可以择善而从,不善而改。这里也包括了解儿童,向孩子请教。

孔子问师

原图刻于山东嘉祥县武氏墓群的石阙上(西阙阙身北面,武氏石阙铭之上)。

汉代画像石中的《孔子问师》图,主要是画孔子俯身同项橐谈话。在孔子见老子的场面中,有的也把项橐画在中间,仰着头与孔子对话,还举起一只手,仿佛在发表什么高见。然而他毕竟是个七岁的孩子,画面中最大的特征是手里拿着一个可推转的玩具。

孔子问师

江苏邳州庞口村出土,为祠堂的左壁。画面分两层,此为下层。

童子诘孔

河南郑州地区出土画像砖。,,

热门小说推荐
千里宦途

千里宦途

普通人只要有机会,也可以封侯拜相。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,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。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。...

官狱

官狱

官场,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,在人间炼狱失败者,在人间监狱。爱与恨,恩与怨,熙熙攘攘,皆为利往...

官路红途

官路红途

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,齐涛偷偷拍下照片,依靠这个底牌,他一路逆袭,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,逐渐改变了态度...

医道官途

医道官途

天才中医凌游,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,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。可突然有一天,一群大人物的到来,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,本想一生行医的他,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,他明白了下医医人,上医医国的道理,为了救治更多的人,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,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。从赤脚郎中,到执政一方,从懵懂青涩,到老成练达,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。...

官途,搭上女领导之后!

官途,搭上女领导之后!

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,投身仕途。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,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,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...

官路扶摇

官路扶摇

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,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,悔恨终生!几十年后,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!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,这次,他会怎么做?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